2025-09-08 13:56
家长您好!
今天我们对孩子的座位进行了调整,以后每周会组内、班内轮流转动。
我让孩子转告家长:关于座位,只能反映情况,不可要求调动。
座位是家长的敏感点,更是班主任的头疼事。家长对于座位过分敏感的原因不外平有二:其一,孩子多动,容易干扰别人,害怕孩子被发配到“被遗忘的角落”;其二,孩子性躁,易受干扰,听课格外依赖同座的安静。殊不知,潜伏在敏感背后的,是家长对于孩子乃至对于教师的不信任;殊不知,过分优越的座位环境恰恰断绝了孩子于磨炼中渐渐获得自控能力的可能性。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敏感,既加深了孩子对于“我不行”的负面认同,也加深了教师对于孩子及其父母的负面印象。
新学年新在哪里?就是程度不同地,人人精神都有新气象,人人心中都有新期待。教师对班级充满信心,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一路走来的家长啊,也该对教师、对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
学生的课堂表现,总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日常交流的重点;每次的座位调动,都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斟酌协商的结果。家长所关注的,也在教师的关注之内。所以啊,作为父母,能做和该做的,就是首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然后把信任给予教师、把信心给予孩子。只能如此,你别无选择。否则你的焦虑,只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躁动,更加孱弱一一更加不能自控,更加缺乏自我教育能力。这种对于环境过分依赖的劣根性,必将成为孩子一生致命的缺陷。
我让孩子转告家长:关于座位,只能反映情况,不可要求调动。对于表现不好的同座,该教育还是该调动,教师会在调查之后,慎重处理。决定座位的权力,在对全班负责的教师,而不是在心中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
多年经验告诉我:后排稳则班级稳,后排优则班级优。所以本班成绩最好自控力最强的孩子,恰恰集中在后排。每次讲课的时候,教师总是问:“最后的同学能看清吗?”每次提问的时候,教师期待的目光总是首先投向后排。
今后,这种倾斜将更加明显,更加有意。
座位以后还会微调,家长请以平常心待之。